口燥咽干者,口中燥裂,津液全无。耳前后肿,刺之小瘥,外不解。
心中懊,舌上白苔,故用栀子豆豉汤;若渴欲饮水,口干舌燥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;若脉浮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,猪阳明病下之,其外有热,手足温者,不结胸,心中懊,饥不能食,但头汗出者,栀子豆豉汤主之。今以少阳症兼见太阳,故用此方。
若表解里热者,宝鉴黄连散。此申明上章吐下后,虽有阳明可下之症,但津液耗尽,止与小承气汤和之。
太阳身痒,羌独败毒散。若表邪尽散,里有水饮,则用十枣汤。
虚阳上浮,加黄连以向导。若小便自利,不发黄。
太阳病,项背强KTKT,反汗出恶风,当用桂枝汤。若暴寒暴热,天地之邪气流行,沿门长幼皆病者,此名时疫之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