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注】[1]睾丸者,男子前阴两丸也。【注】[1]辘轳转关之证,因肝经风邪壅盛,以致二目睛珠旋转不定,与辘轳相 同,轻则瞳人偏斜,重则瞳人反背。
注:[1]胆俞穴,主治两胁胀满,干呕,惊悸,睡卧不安及酒疸,目睛发黄,脾俞主灸伤脾胃,吐泻疟痢疝瘕症。[18]从食窦上行一寸六分,去胸中行旁开六寸,仰而取之,天溪穴也。
注:[1]太渊穴,主治牙齿疼痛,手腕无力疼痛, 及咳嗽风痰,偏正头疼等证。[2]针三分,留七呼,灸三壮,灸不及针。
注:[1]风巿穴,主治腿中风湿,疼痛无力,脚气,浑身搔痒麻痹等证。) [4]髀枢下至膝中,长一尺九寸。
条文:努肉攀睛大眦起,初侵风轮久掩瞳,或痒或疼渐积厚,赤烂多年肺热壅。 [2]此法盖为皮肤筋肉受伤,但肿硬麻木,而骨未断折者设也。
) [1]自大椎至尾□,通折三尺。注:[1]四季人神所在之处,谓人之神气初动之处,同乎天之流行也, [2]人神常在心,春在左胁者肝主升也,秋在右胁者肺主降也, 冬在腰者神主藏,夏在脐者脾主化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