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仍用时派止汗之麻黄根、浮小麦,止呃之丁香、杮蒂,未有不立见其死者也。病人或八九日,身[2]热不退,气粗舌干,小便短赤,大便极黄而溏,或清水、血水,脉健有力,或脉细如丝,或四[3]肢厥逆[4],人虽昏沉,其口气蒸手,舌根必红活,即舌黑起刺。
亦有阴虚之人,血液枯极,贲门不展,有干呕吐,而食不得下者。 零,一年中三百六十日,而一年之事毕,循环之理寓矣。
是集也,洵紫虚之薪传,后学之指南也欤。急宜回阳收纳,或救一二。
沉、迟、细、微与虚、弱,亦未[1]人原本作"入",据文义改。所以然者,先天赖后天以生,水谷之精气生血,水谷之悍气生精,血入于营,精行于卫,皆从中宫转输,转输失权,或精或血,流注阑门,阑门乃秘清别浊之所,从此渗入膀胱,渗入者赤,溺便赤,渗入者白,溺便白,非膀胱之自能为赤白也。
学者务宜熟读仲景《伤寒》书,但得圆通应用变化之道,切不可死守原文,当以明理为要。法宜苦寒降逆为主,如大小承气汤之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