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草干姜汤见烦躁。病过十日,脉续浮者,与小柴胡汤。
二者病不同,而同用小柴胡汤,以其寒热发作,如疟状相同,肝胆同治,故以小柴胡汤同和解。 若身大热而烦躁足冷,断非里热,必是表邪未散,或痧未出。
至淤热发黄与淤血发黄,又宜细辨。此明鼻衄之症,非独太阳之邪,侵入阳明。
其少阳篇两条,一以小便不利,泄利下重,用四逆散;一以下利六七日,咳而呕渴,心烦不得眠,用猪苓汤。足之六经,盖受伤之分境界也。
故治夹食,必互参半夏浓朴枳壳香附楂肉莱菔子麦芽川连豆蔻石菖蒲上为细末,白汤炮服。此治之分别也。
温病表解里热者,以此方清热;若带表症,仍加表药。内陷太阴作痛,脉细而数,用桂枝大黄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