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敢以麻黄为中风之剂者,是泥于有汗为中风,无汗为伤寒之谬也。 所以太阴伤寒,手足自温,太阴中风,四肢烦疼耳。
六经部位有高下,故发病有迟早之不同。叔和分太阳三症于前,分厥阴诸症于后,开后人分门类症之端。
后人见太阳已得此脉症,便道阳明不应有此脉症,故有尚在太阳将入阳明之说。若胃有燥屎与大热错语,及大汗,胃中汁干而不得卧,则为邪在里也。
阳邪聚于心,阴邪聚于腹。自后世针、药分为两途,刺者勿药,药者勿刺,岂知古人刺、药相须之理。
邪入少阳地位,宜杂用表里寒热攻补之品,为防御解利之法。上条不恶寒,是太阳变症;此条脉沉细,是太阳变脉。
三番误治,阴阳俱虚竭矣。梓皮色白,专走肺经,入气分而理皮肤,清胸中而散瘀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