乃若知己知彼,置伏设奇,临变不测,其运用妙于一心。三者虽均为可下之证,然不无轻重之别,脾约自轻于大便难,大便难自轻于胃家实。
故设问曰:病有得之一日,起初之时,不见发热,而但见恶寒者,何病也?脉浮而紧,而复下之,紧反入里,则作痞,按之自濡,但气痞耳。
其直者,从肾上贯肝膈,入肺中,循喉咙,挟舌本。汪琥曰∶丸药误下,邪热不除,所以身热不去,邪气乘虚客于胸中,故令微烦也。
程应旄曰:伤寒发汗一法,原为去寒而设,若表已解,较前反恶寒者,非复表邪可知。岐伯曰∶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,藏于血脉之中,分肉之间,久留而不去,若有所堕坠,恶血在内而不去,卒然喜怒不节,饮食不适,寒温不时,腠理闭而不通,其开而遇风寒,则血气凝结,与故邪相袭,则为寒痹。
凡以此为文者,皆互发也。伤寒脉当浮紧,今脉浮缓,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。
君以巴豆,极辛极烈,攻寒逐水,斩关夺门,所到之处,无不破也;佐以贝母,开胸之结;使以桔梗,为之舟楫,载巴豆搜逐胸邪,悉尽无余。玩本文阳绝于里,亡津液,大便因□甚明。